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,很多年轻人废寝忘食地工作,造成过度疲劳和免疫系统紊乱,这些都增加了心源性猝死的几率。究竟什么是心源性猝死?如何预防和急救?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什么是心源性猝死?
心源性猝死包括两个概念:心源性和猝死。
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。
这些年轻人要注意
饮食不平衡,睡眠严重不足;
工作和生活负荷重、压力大,一直处于疲惫状态;
身体锻炼少,体质减弱;
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、情绪波动大。
如何预防?
筛查高危患者,并给予有效措施是预防心源性猝死的首要环节。
对年轻人而言,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,避免长期劳累、熬夜学习工作、久坐等不健康生活方式,注意劳逸结合、规律作息、适当运动;
在饮食方面,不宜吃太多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,同时适当控制食盐量;
不要喝过多咖啡或浓茶;
预防心源性猝死,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是最后一道关卡。
如何科学急救?
不要移动病人,不要摇晃病人,立即让病人仰卧。快速检查患者口腔里面是否有异物,然后帮其头仰地。猝死发生后4分钟为抢救的最佳时机,这也被称为“黄金4分钟”,在这个时间内,如果给病人实施有效的徒手心肺复苏,病人的生命是极有可能被挽回。
按压胸廓。按压胸廓的位置是在胸骨下1/3交界处或者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进行按压。
人工呼吸。掌握正确的人工呼吸方式,一手捏紧患者鼻孔,然后深吸一口气再往患者口腔内吹气。最后松开口鼻,让患者胸廓自动弹回。如此反复,直到专业人员到来。
(来源:科普中国、广州日报、海南日报)